close
台北當代藝術空間展示與社會力的變遷台北當代藝術空間展示與社會力的變遷 ---曾長生 (1)、阿波羅畫廊區的起落與藝術市場阿波羅畫廊區以收藏台灣前輩藝家作品為主,藝術收藏在台灣近代發展史上,曾經擁有十分炫爛的一頁,這種從人們普遍吃不飽、穿不暖,到不愁吃穿,進而想要附庸風雅、收藏藝術品的演進歷程,可說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正是阿波羅畫廊區起落的背後因素。尤其是台灣在1987年政治解嚴、1988年前總統蔣經國過世之後,到1990年代初期,由於政治、經濟出現蓬勃發展,新台幣大幅升值、熱錢大量流入,加上平均國民所得正式跨越六千美元關卡,使得台灣的消費及投資市場出現空前熱絡的景象,股市、房市,以及藝術市場都一路狂飆。 在那段「台灣錢淹腳目」的資金狂潮期,股票、房地產出現數倍漲幅是司空見慣,台灣藝術市場、尤其是前輩藝術家作品,在追逐者眾的情況下,甚至出現連畫家的空白畫布都有收藏者預先下訂的荒謬景象,而畫廊老闆為了「搶」藝術家,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因為當時只要拿得到作品,半夜都會有買家自動找上門,錢就像潮水一般不斷湧進畫廊老闆的口袋,藝術家當然也是個個水漲船高。 由於市況熱絡,很多原本是經營複製畫的業者紛紛加入原作的經營行列,畫廊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亦增加了前輩藝術家作品展覽曝光的機會,像台北阿波羅大廈最風光時期一度有高達三十多家畫廊,每週六下午的開幕活動,祝賀的花籃經常佔滿大廈川堂,逛畫廊的人潮幾乎要擠爆大廈電梯。因此,收藏前輩藝術作品的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具雄厚收藏實力的醫生、企業負責人,甚至是迪化街的金主,更是收藏的主力。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蘇富比及佳士得繼傳家之後,在台北成立分公司,使得每年春秋兩季的拍賣會成為藝術市場的矚目焦點,前輩藝術家作品的行情更被視為是市場冷熱的指標,尤其是過世已久、存世作品相對稀少的陳澄波、廖繼春作品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其他如郭柏川、李梅樹、藍蔭鼎、李仲生、金潤作、陳德旺、郭雪湖等人的作品,也都因為供給有限,經常拍出不錯的價格。其中陳澄波及廖繼春的作品幾乎已經成為台灣前輩藝術市場的指標,而只要是真跡,拍賣行情每號動輒三、四十萬元,甚至五十萬元以上都是常有的成績。 而當時還在世、晚年仍持續創作的前輩藝術家,如洪瑞麟、張萬傳、李石樵、楊三郎、林玉山、陳進、顏水龍、張義雄、王攀元、劉其偉、劉啟祥等人的作品,雖然不像當時已經過世的前輩藝術家那麼搶手,但是如果題材不錯、品質極佳,裝潢也常會出現拍賣佳績。其中洪瑞麟的礦工題材作品、尤其是稀有的礦工油畫,更是收藏者高價追逐的標的,其他如楊三郎的海景、李石樵的碧潭,以及張萬傳的淡水等風景作品,也都有不少買家喜愛。但是隨著台灣股市、房市的下滑,加上新台幣匯率高漲、土地及勞工成本的升高,以致台灣傳統及電子產業在1995年以後,外移中國大陸的速度加快,使得兩岸的經貿往來關係日趨密切,大中華經濟圈的概念在台灣有心人士及大陸政府當局的不斷宣揚、推動下,逐漸形成一種主流意識。在一片大陸熱的風潮下,台灣本土意識不再如同1990年代初期那麼高漲,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從眾星拱月的炫爛又歸於平淡,昔日的風光歲月不再。尤其是近幾年旅居海外華人藝術家作品及大陸前輩藝術家作品不斷湧入台灣藝術市場,更讓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遭逢空前的競爭壓力,收藏者的信心也開始動搖。 其實,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從昔日「一日三市」到目前「有行無市」,除了點出收藏者短線的投資致富心態之外,也說明台灣人「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一窩蜂特質。然而,如果撇開意識型態、冷靜下來思考,其實台灣前輩藝術家仍不乏質優及藝術性頗高的作品,而從長線的角度來看,近幾年的市場低迷期,或許正是逢低買進質優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好時機。 (2)、收藏兼展示的鳳甲私人美術館  為什麼叫「鳳甲美術館」?創辦人邱再興董事長說:二十幾年前,他在東歐地區做生意,發現當地的物質生活雖然很窮困,但是精神生活卻十分富裕,比照物質相對富裕的台灣,精神生活卻十分貧乏。因此在兒時好友、音樂 家馬水龍 教授的建議下,先在民國80年成立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由於邱董事長本身喜歡音樂,為鼓勵台灣作曲家,初期成立「春秋樂集」,每年兩季為台灣音樂創作者提供發表的舞台,於民國87年獲頒文建會第一屆文馨獎特別獎殊榮。深受鼓舞之際,邱董事長希望在音樂之外嘗試推廣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結合,同時扎根社區,就以紀念他父親鳳甲之名,催生「鳳甲美術館」。 民國88年10月25日 ,「鳳甲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邱再興說,他非常重視藝術教育,所以希望藉由美術館的成立,用展示、座談、導讀等方式,為社區學生、社團及民眾提供溫馨優雅的藝術欣賞環境,播撒藝術的種子。邱再興定位「鳳甲美術館」為社區全民心靈的家,也是深耕推廣藝文活動的起點,希望關懷社區的人士,能在美術館獨特的環境與設備中推動社區文化發展,提升精神生活的泉源,展現社區人情溫潤的文化風貌,正由於「鳳甲美術館」長期對社區藝文推廣不遺餘力,在民國92年受邀成為文建會地方文化館掛牌館舍的一員。鳳甲美術館的展區,大致信用貸款分為「展覽區」、「典藏區」兩大部分,展覽區共約100坪,開放給藝術創作者及獨立策展人申請展覽;典藏區的部分,鳳甲美術館籌建之初即以提供精良之典藏環境自許,邱再興董事長特地參酌國內外美術館的收藏設備,設計獨一無二的藝品收納櫃,並另闢「恆溫恆溼室」專門保存收藏刺繡及卷軸作品,是國內少數擁有如此傲人儲藏空間的私人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目前館藏作品有近二千二百多件,收藏類別大致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油畫、水彩、素描、混合媒材及版畫,收藏作品包含台灣老中青三代、歐洲當代、日本前輩及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精品等。 第二部分水墨、書法作品為本館館藏之大宗,包括中國近代及當代、渡海來台及台灣當代水墨書法名家作品等;第三部分是集精絕技藝與巧思的中國刺繡藝術,屬於中國珍貴的刺繡珍品,堪稱國內難得一見的精采收藏;第四部分的立體雕塑,包括了木雕、銅塑、多媒材等國內外名家的立體作品,尤其有「現代雕塑之父」的羅丹作品,更是館藏精品之一。第五部分的台灣文獻畫則是針對國內美術館及博物館較忽略的部分所規劃收藏,所謂「台灣文獻畫」就是國民政府渡海來台之前的台灣書畫,此部分在台灣美術史上時常被輕忽遺漏,邱再興希望能藉由鳳甲美術館的典藏與宣導,帶動國內藝術愛好人士對台灣文獻畫的研究與積極重視。 另一方面,談起國內較少館藏收藏的中國刺繡,邱再興回憶說,收藏刺繡其實是個緣分,禁不起朋友的「糾纏」,邱再興第一次接觸刺繡,馬上就驚為天人,後來更因緣際會,收藏了一批中國國家級的刺繡珍藏,連中國蘇州刺繡博物館館長都認為「鳳甲」的收藏比他們的收藏多。從美術館開幕展「播種」展開始,邱再興一直秉持開放的思維,積極邀請並鼓勵獨立策展人以新的藝術理念精神策劃展出,希望能結合各有擅長與專才的策展人,共同為台灣新藝術開展更遼闊的空間與視野。基於這個理念,鳳甲美術館提供展演空間給藝文界作為創作發表的舞台,無論是參與展演之個人或藝文團體,都可於每年的六月底前提出申請,經「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後,即於來年安排檔期展出。此外,為了達成推廣藝術的目的,並提供社會大眾無遠弗屆的藝術網路資料庫,鳳甲美術館與交通大學思源基金會亞太科技與管理產學資訊中心合作規劃「鳳甲數位美術館」全球資訊網站,更在館中設置Conveyor互動式導覽系統,這套系統是由英國文化體育部資助,在英格蘭Brighton地區的“The Regency Town House”博物館所發展出來的多媒體互動式導覽系統,希望以更活潑有趣的方式來呈現展覽的新面貌。(3)、企業化經營的大趨勢畫廊大趨勢畫廊為立享文化事業有辦公室出租限公司於2000年所成立,由曾莉香、王福東、黃銘哲與葉銘勳等人所創辦。大趨勢畫廊地處台北市大同區,佔地300餘坪,與台北市立美術館、雕塑公園等形成一個視野開闊的藝術區塊,不但在空間上具有其多元性與獨特性,且具有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畫廊經營管理實務經驗,為台灣少見的大格局、高視野、以建構藝術觀點為經營主軸的國際級專業畫廊。大趨勢畫廊長期觀察海內外優秀藝術家,並借重學術界的專才,整合資金管理、藝術評鑑、商業行銷等各項資源,與藝術家們建立優良的長期經紀代理合作關係,以建立專業的文化藝術產業營運模式為目標。大趨勢畫廊兼容各種不同風格之當代藝術作品,自2001年以來規劃執行超過30檔以上的個展或策劃展,並從事於公共藝術企劃案之策劃與執行,整合各類型藝文展演活動,推廣當代藝術文化;創辦初期並出版「大趨勢雜誌」,內容深入台灣當代藝術展演之深度與廣度探討,不但為藝術教育注入心力,也同時活絡了整體的台灣當代藝術市場。以五年為一個時程規劃的大趨勢畫廊,正邁入另一個嶄新的五年,未來也將擴大參與各項國際相關藝術活動,為邁向更寬廣的專業藝術經營領域而努力。大趨勢雜誌於 2001 年 7 月創刊,內容集結了一批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前後期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其中包含「展演空間進化論」、「台灣美術藝評人」、「台灣美術史研究」、「台灣美術教育」、「台灣原住民美術教育 - 魯凱族篇」、「台灣美術畫廊演藝」、「後 2002 台北雙年展暨 CO2 專輯」、「台灣美術空間演藝 - 美術館篇」、「台灣美術空間演藝 - 續篇 1 」、「台灣美術空間演藝 - 續篇 2 」、「第二波攻勢 - 台灣當代藝術巡禮」等專輯;同時統籌了中生代藝術家括楊茂林、黃銘哲、郭振昌、楊識宏、鄭在東、賴純純、曲德義、董振平、胡坤榮、李明則、吳天章等專題;專欄由王嘉驥、石瑞仁、江衍疇、倪再沁、陳瑞文、黃健敏等撰寫,在完全沒有商業廣告作為支撐的情形下發行了 12 期,長達三年的時間,目前大趨勢雜誌已經暫停出刊,大趨勢畫廊將持續這份以宏遠的藝術史觀經營當代藝術的精神,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希望大家能持續給予他們支持、指導與鼓勵。(4)、指標性的替代空間—伊通公園的回顧〝伊通公園〞提出的是連續不斷而且相關聯的「場所精神」,成立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空間感;一種環境的特性,亦即場所的本質,事物彼此之間都有著複雜而也許是矛盾的關係,隱藏了在黑暗中摸索時,仍能加以確認的目標輪廓及方向。由於林壽宇和莊普,承先啟後孜孜不倦的精神教誨,與當代藝術洪流中的同儕友人們及最大的支助者─劉慶堂,樹立了新景觀設計一代對現代藝術的典範取向。伊通起源自1986年,劉慶堂、莊普、黃文浩、陳慧嶠…等人,深具手足般的親情,結識於「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甚更早時於「春之藝廊」,以他們迫不及待想探討現代藝術的精神相聯結,想創造適合其自身的一個場所,識認生活世界中的矛盾與複雜,並希望將之提昇到事實真相的更高層次,融合既有的力量,具體其所在的世界,一同經歷心靈的震盪與啟示,從彼此間領會到,一種認知及恩寵,各擔負著責任,共同分享一切,以一種比鴻毛更輕盈、更靈活的智慧,擾亂了彼此間既定的秩序。從1986-1995,年復一年,他們常親自拜訪聆聽學者和藝術家們,進行藝術直觀與思辯的論證過程。伊通公園在變幻無常的情況中依照他們的實踐,他們經常在感到陷入絕境時作出與實際相反的作為,彼此強迫著推進,半怯半勇地嘗試趨向理想的境域;他們欲使它保留最初探索真理的本質,嚮往藝術與大眾的純粹接觸。這個空間真正成立於1988年的秋天,日積月累經過彼此深思、熟慮其後的內涵,決定1990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承辦展覽。在〝劉慶堂〞的支持下,鎖定了成長的方向──希望讓無限可能得以呈現。當成員們將實現其存在的計畫明顯地表達出來,結果啟迪了現象中更廣闊的範圍,在這氛圍裡的藝術家們,有盧明德、陳建北、陳愷璜、顧世勇、湯皇珍、朱嘉樺、袁廣鳴、季鐵男、陳順築、姚瑞中、林明弘、彭弘智、王正凱、程文宗、范姜明道、黃宏德、胡坤榮、陳世明、陳國強、侯俊明、侯淑姿、蕭麗虹、李泰祥、杜十三、洪麗芬……等人。這裡,並非是一個畫派或者是替代空間,而是「聚合」一群具有才能和多樣的個人,以具體的、存在的行動探究藝術精神上的意涵而非實用上的層面,以他們不同的性格,將他們的創作界定在生活與藝術間的中性空間。在各種相互影響、互相交流的強勢潮流中,努力不懈地探究現代藝術的發展,而其基本的認同在於對場所的歸屬感,展現個人思想和創作的「精神場所」。〝伊通公園〞它雖是當代藝術家們駐足、光彩躍現及對藝術本源探索的地方,但如果說這名稱是一個事實,也不可視為美學上的統一體,因為實際上聚合在這稱謂下的藝術家們,幾乎是風格各異,甚至呈現出完全對立的風貌,並不太容易被歸類,他們拒絕將藝術創作歸屬於任何矯態的分類中,是用求知精神的態度,置身於當代藝術的問題中;這涉及了藝術與生活間的界限,藝術與非藝術間的互動,藝術家個人以及他的作品、他的思維及變化的過程……等。而他們共同的動機、目的在於如何使創作於藝術的範圍內做更好更徹底的發揮,將理想建築在傳統的頂端上得以揭發藝術的未來,期待藝術能更純粹開啟在它支票借款原本的位置上,讓真正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的生態環境者,能有更多的關照、進化和提升。任何單就經濟利益的考量和構思,並不能完全窮盡實在的內容,而讓藝術產生真實的作用。一般人將藝術家心靈思維創作的產物,只當成高級商品炒作,短視近利,不是待以時代性社會人文資產的考量,去促成客觀世界的種種進升,於是無法取得相互尊重的共識態度,釀成藝術家無法以個人的專業維生,畫廊亦無法取得藝術家的信賴,培養真正的專業人材,不能擴展眾多的藝術欣賞人口;而讓有心人失望而怯步,無能做有效的正面投資,造成惡性循環。現代藝術的發展便愈加艱困,在這技術的時代,神性漸失的時代,既使最強大的創造力量、知識、資訊和科技等,正在其他各方面發揮作用,但此種困境仍無法避免。由於伊通公園貧乏的經濟能力,每當它所扮演的角色擴張時,其所面臨的是強而有力的現實阻力,這問題常以冷酷具體的事實困擾著成員,試著盡力擺脫,幾乎每一種新構想都成為徒勞無益的舉動。對於未來,他們有過不少揣測與應變的想法,然而實在也看不出有何良策,可以應付現存的種種經濟現實,保留他們對藝術存有及純粹的妄想。他們常感到人的精神與意識是一種令人懷疑的層次,當面臨生活實際的掙扎時,何謂理想、何謂抱負,常會使他們覺得空洞和不具體,〝伊通公園〞如此地不充裕,竟然能夠存在和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 (5)、華山藝文特區的閒置空間利用座落於忠孝東路、八德路口及金山南、北路交叉處,佔地三萬二千多平方公尺的「華山特區」,前身是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酒廠及部份捷運新生地。 民國76年4月1日,酒廠遷至林口,台北酒廠正式結束。民國86年6月,藝術家們發現了這塊仍保有過去空間記憶,非常適合更生為一個真正與城市生活結合的多元藝文展演空間,藝術家們開始思考將這塊閒置的公有地與藝術及城市文化結合的可能性。於是藝術家們開始爭取這塊閒置的公有地,希望不僅提供戲劇、美術、舞蹈、音樂、電影等等展演並且足夠舉辦各項國際性大型藝文活動,若再配合整個特區腹地,尚可提供諸如停車場、公園及藝文相關產業之所需,使之成為一個全民共享文化活動的重要基地。 民國88年1月起迄今,「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委託,負責特區之營運管理業務,這是一群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建築景觀、電影創作、藝術教育等來自各領域的資深工作者所組成的民間團體,憑著一股熱忱和對藝術的執著,它們要打造華山使之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活動基地。閒置空間是結合當代人文、全民共享的藝術特區,連結市民歷史記憶與文化空間想像,酒店工作讓國際綜合性當代藝文中心在台灣發聲,成為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都會文化聚落,是一種複合式的台灣文化生產工業園區;呼應未來新興藝術文化使用需求與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願景,所進行之彈性、有機的整建更新計畫。華山藝文特區結合台北的都會特性,以及台灣非主流的次文化族群,藉著國內、國際相關的實驗性藝術空間組織之展演及資訊交流與串聯,使「華山藝文特區」成為當代國際都會形式;以具有文化經營專長之非營利性團體組織,發展複合式軟體經營,塑造藝術產業發展實驗園區,開發台北都會中全民共享、共有的藝術工廠環境營造,連結歷史記憶並開發未來想像的創意工廠。在這個推動的過程中確定了華山發展的方向,包括有華山藝文特區適合做跨領域文化的發展,因為在過去幾年來有超過九百個檔期在此展演,內容有視覺活動的表演團體、空間設計、影像設計等,不同的主題也提供產業直接的互動機會。在空間規劃的部分上,行政大樓建於民國13年,一樓是藝文教室,原是酒廠的辦公廳,現為文學交流空間、二樓是電影時代,有不定期的電影展或藝術展演;果酒大樓建於民國48年,一樓是果酒倉庫,原是水果酒儲酒倉庫,為中小型展演場、二樓則是果酒禮堂,以前做為酒廠集會禮堂,現為記者會、舞蹈或戲劇排練場。四連棟倉庫建於民國20年,原烏梅酒作業場,現為綜合性展演場所;烏梅酒廠也建於民國20年,原烏梅貯酒倉庫,為一個綜合性展演場所;而藝術大街原來是戶外廊道,可作為假日藝術市集戶外晚會、大型戶外展演、咖啡座等活動。此外,華山也吸引國際的目光,並且成為台灣文化傳播的窗口,平均每個月有一至二個國外藝術界人士,在此參觀訪問或者來電申請展演,甚至有國外媒體曾報導華山,包括有香港、日本、法國、荷蘭等,甚至於一般的觀光客也對華山非常喜愛,如此可證明它的確具有吸引跨國注意的特質。另一方面,雖然說華山把老空間推動成新藝術的使用空間,但是也有許多藝術家回頭來探討、組合、尋求舊有的文化感覺,以及重新思考追求過度的進步和創新,並且試著去探討各種自然景觀和文化的遺跡。華山的特色和逐漸形成的靈活營運機制,已經具備國際性應有的多元化和跨領域藝術,以及環境藝術交流的展出,華山將成為創造美感和享受新文化視野的地方。 (6)、結合社區資源的台北天棚藝術村 自民國90年12月,七位愛畫畫的人集資,王淑英提供場地,將原先的店鋪改建成畫廊,現在已有30位會員,六年來辦了超過40檔的展出,近40場藝文演講研討活動,和其他畫會相互觀摩,和附近中小學校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建立展出觀摩的互動,理想一個接一個九份民宿實現,接著成立了【台北市天棚藝術村協會】社團,好讓更多人參與。他們致立於藝術教育的推廣、美學觀念的傳達、藝術人才的發掘,以及將美學的概念落實於公共藝術的建設上。從協會畫室所在的8樓遠眺,淡水河開闊的河景,日出日落,四季變換,令人心曠神怡,還能看到藍色公路的船隻來來去去,有著百年前台灣人才能享受的美景。但一下樓,視線所及是8公尺高的堤防,像灰色的水泥怪物擋住視線,還有環河北路上呼嘯而過的車輛。河,早就被遺忘了。每天面對河景,卻又感嘆民眾看不到如此美景的天棚藝術村成員,決定把河景帶到堤防裡,指導老師薄茵萍和會員激盪出「大河再現」的構想,將擋住視野的水泥怪物,變成開拓視野及空間的藝術品。經過二年鍥而不捨的奔走、籌畫,包括扶輪社的捐款、台北市文化局的補助、市議員林奕華居中協調,還有關心社區的地方人士熱心協助,才能在一面亂七八糟的堤壁,畫上河景及夢想。作品的圖稿由藝術家薄茵萍、設計師劉裕斌及紐約建築師王紀凡共同繪製,畫中呈現河邊青草地與綠樹,並以透視手法穿透水泥堤壁,創造出開闊的感覺。這幾位充滿理想的藝術家,原本都是「天棚藝術村」畫會的成員,去年(2005)冬天,畫會的成員跟著指導老師薄茵萍到紐約參觀蘇活區、查爾斯區的現代畫廊,深受感動,「當時兩位學生在十分鐘之內前後向我提到想要自己開畫廊的構想。」薄茵萍回憶,王淑英願意提供場地來開設畫廊,張麗英決定辭掉工作不計薪水推動理念,後來集結了七位有共同理念的同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終於成立了這個小小的畫廊「天棚藝術」,雖然十幾坪的展覽面積不大,但卻是七位畫家好朋友共同出錢出力成立的展覽空間,目的不在營利,而是希望能將藝術推廣到人群之中。  這七位藝術家的平均年齡約為四十歲,都是女性,有的事業有成,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老師、或家庭主婦,每天都排定時間表輪流值班看守畫廊,甚至有一位住在桃園,也通車往返來台北值班。「我們不排除營利,但是營利是為了讓畫廊能繼續維持下去。」薄茵萍說,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樣充滿理想性的畫廊難以維持長久,但是「我們做一天是一天。」在藝術產業一片不景氣中,「天棚藝術」的成立可以說是異數,為惡劣的環境注入一股清流。首展推出的「天棚藝術開幕聯展」,展出的三十件作品是「天棚藝術村」畫會成員的畫作,未來將邀請到畫會之外的藝術家來展出,包括國際藝術家及建築師裝置展。 小而美的畫廊,在“天棚藝術村的一樓,面街的的落地窗裡,有著深深的藝術氣息,總是讓過往的人車驚艷,很多人覺得她很像歐洲精緻的小畫廊, 雖然位在台北市西區一角,但展出的借錢可都是風格獨具的名家, 如李小鏡、張心龍、韓湘寧、鍾耕略、林勤霖、曾長生、洪麗芬、畢安生….等, 六年來超過40次的展出, 每檔都吸引很多人慕名來觀賞,常成為藝術界人士聚會交流的好所在。 (7)、融合創意教育與生活實驗的南海藝廊南海藝廊原為校外閒置多年的校長宿舍,經過精心設計改建,已經成為環境優美、非常 具有特色的多功能藝術空間,並與附近的歷史博物館、 ... 南海藝廊」為二樓洋房建築, 一樓作為經常性的展演場所,是一個對外開放、具高度實驗性的跨領域當代藝術空間。 ... 南海藝廊位在重慶南路二段19巷3號,19巷越過南海路與牯嶺街相通,現在成了一個跨校際、跨領域的當代藝術展演場地;二樓有 咖啡、音樂、閱覽及座談服務,熟人戲稱它「小男孩閣樓」,閣樓含有與girl同音的意涵 ...北教大南海藝廊,從2004年12月,稟持著「手作」與「現場交流」的精神,開始了從社區出發的「南海藝廊創意市集」;緊接著成立「新好南海」部落格(http://blog.yam.com/nanhai),期能串連藝術文化社群,與眾多創作者直接溝通,分享關於市集的資訊。2005年11月,協辦社區「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結合舊書市與創意市集特色,短短二天創下4萬人次的紀錄,亦成功催生今年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的創意市集文化現象。兩年半來,南海藝廊從閒置的校長宿舍變成一個多角經營的藝術空間,並且能量不斷地增強,從這個角度來看,南海藝廊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以藝術來「再生」空間的例子。這裡我們想進一步談的,是南海藝廊對於牯嶺街的空間「再生」能夠做什麼?光只有南海藝廊是做不了什麼大事的,甚至目前我們也還不敢說在南海藝廊與鄰近同樣由閒置空間變成藝術空間的牯嶺街小劇場合作之後,能夠為牯嶺街的「再生」做多少事情,但是透過定期的大小藝術節的形式,兩個藝術空間已經開始將豐富的藝術活力注入到牯嶺街區。牯嶺街在五月二十及 二十一兩 天,舉辦了規模相當大的封街書香創意市集。共同合作的單位有龍福里辦公室、台大城鄉所在這裡協助社區營造的學生、以及藝術領域的牯嶺街小劇場、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南海藝廊等。南海藝廊作為這個活動的主力單位,在這裡想探討以廣義的藝術活動來促成牯嶺街「再生」的可行性以及限制。當代的城市化帶來人際的疏離,建構一個稱得上都市內室的廣場,不光是一種「再生」,而是一種「新生」,一種培養民主素養的場所的「新生」。從產業的角度、從人際交往的角度、我們可以談「再生」,從民主素養的角度,不光是一種「再生」,還包括了一種「新生」。牯嶺街封街舉辦「書香創意市集」,能夠達到這種多層次的目標嗎? (8)、非常廟結合seo夜店/裝置/時尚的新一代藝文空間憑著對生活感的百般無聊,又覺得台北藝術氣息在文化政策導向下,有種放不開、說不出的「悶」,在因緣際會下,由台灣八位活躍的當代藝術工作者陳文祺、涂維政、姚瑞中、胡朝聖、陳浚豪、吳達坤、蘇匯宇及何孟娟等人,合作開辦了這間「非常廟(Very Temple)」-VT Art Salon;然而這不是一間「廟」,不是藝廊或藝文替代空間,也不全然是所謂的「夜店」,而是一處具有活力與創造力的激盪平台,如同一個創意的培養皿,提供藝文界與大眾共同品味前衛美感與設計時尚之地。因此,這不只是一間吧而已,除了特調美酒、絕妙音樂之外,源源不絕的當代藝術品與展演活動,是他們意圖向大眾推展的創意激盪、生活態度與精緻品味。當然,VT Art Salon還不只如此,他們還希望藉由展演活動,與國際當代藝術作連結,延伸出更多深度的對話與辯論。 於2006/3/23開幕的VT Art Salon,其略為頹圮的空間內有股不可言說的騷動,隱隱在角落中慢慢滋生;而未來感的金屬調性,顯示了他們企圖營造的前進特質。在原生感與未來感的激撞之下,創造一種衝突,一如藝術不斷在生活當中尋找的切入點,激發我們思考反應。最低限的空間設計,則是為了彰顯國內當代藝術多元樣貌的最大特質,相互支援,也相互形塑。3/23、3/24、3/25連續三天開幕的活動中,除了7位核心成員的作品以現場裝置的方式呈現之外,VT Art Salon還策劃了兩個重點活動:1. Very Video 100(簡稱VV100),邀請台灣一百名以錄像創作的藝術家,以一天一個展的方式接連展出,整理並建構出台灣當代藝術的影像生命力。2. 邀請國內外知名DJ,與空間進行另一種的聲音對話,目前邀請了加拿大籍的 Dominilk T、義大利籍的 Feel Good Productions、以及台灣的林強、Fish、JJJ,以3天馬拉松式的表演,提供觀眾最震撼的感官經驗。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一年中,展覽與表演的方向與內容也都已經定調,並持續執行中。 他們深信,VT Art Salon,誘出了新世代對世界的想像,呈現了某種生存在台北都會的另一個理由;它,是一個欲望與感性的複合體,藉由藝術之路,達到某種身心靈的協調;當然,它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廟」,釋放你我都有的壓抑;或者,它不過是一群藝術家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的一家店罷了。不過你不能否認,短暫且輕狂的年輕生命中需要一處記憶之門。記憶些什麼呢?那就是你我當下熱切的生命力,沒有形式、不拘俗套,甚至可以無法無天。就如店名諧音「非常妙」般,一切盡在不言中。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室內裝潢YAHO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q26gqp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